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名家论拳 >

如何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避开危险,这才是内家拳达到巅峰境界的表现。那些高手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来源:世界武术运动协会|发布时间:2023-10-25|浏览次数:
形意拳
 
有传言称,内家拳修炼到极致时,会出现一种现象,被称为"不闻不见,觉险而避"。意思是,在没有前兆的情况下,就能提前知道事情的结果或者预测行动的走向并做出反应。据民国时期孙露堂的个人记录,他所了解的人中有三个人达到了这个境界,分别是八卦门的董海川,形意门的李洛能,以及太极门的武禹襄。其实,最先展现这种能力的是董海川。有一次,齐三爷想要试试董海川的武功,让董坐在一把凳子上,屋顶悬挂着十块砖,砖上系着一根绳子,绳子断掉砖落下,如果砸不到董海川,就证明他的功夫达到了一定水平。于是,按照上述的试验方法,董海川坐在椅子上,如同入定一般静候片刻,突然绳子被火焰燃烧断裂,砖块轰然落地,董海川在电光火石之间,连同椅子横移了五尺的距离,众人都大为惊讶!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八卦掌
 
这个功能明显超越了人类的感知范围,一时间令人困惑不解。人类有五个基本感官系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这五个系统为人类的活动交流和社会实践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人类依赖于这些感官。但是,“不见不闻,危险避开”这个功能显然不是通过这五感系统实现的,那么它是通过什么实现的呢?孙禄堂在《拳意述真》中说:“虽然看不见听不到,但能够感知并避开”,这是有生理基础的。有句古老的拳术俗语说:“拳没有拳,意没有意,没有意识的中间才是真正的意识”,这句话描述的是一种高级的潜意识反应。这种反应不是通过思考得来的,也不是意念控制的,而是一种类似先天条件刺激的机制,假设是人体的神经根通过神经末梢的无形延伸而导致的内心预知功能。要达到这种状态,孙禄堂认为需要内心虚空静寂,原话是“心不动摇”;《中庸》中说:“真诚的道德,能够事先知道”。这些都是在讲同一种东西。拳经中说的“基础要攻”,并不是指触觉敏锐,而是修炼身体神经元的外延功能。只有内心虚空静寂,即使看不见听不到,也能感知“不可预测的事情”,类似儒家所说的“预知”。研究表明,如果没有舒适的环境和宁静的内心,以及高度敏锐的神经系统,就无法修炼出高度敏感的预知功能,也无法达到身体到处都是眼睛的程度。
 
上一篇:传统武术的意义
下一篇:学习武术的初学者应该先练习几套拳法
Copyright © 2023 世界武术运动协会 版权所有